在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中国译协第一常务副会长、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主任 赵常谦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中国译协,也可以说是中国翻译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中国译协第十个分支机构——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正式成立了!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向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和同仁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推动委员会成立而义务做出各项准备工作的企业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地化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字眼,我本人以及中国译协常务会长会议的大部分成员在2007年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也都不知所云。但译协行业管理办公室和秘书处向译协领导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本地化服务行业是广义上的翻译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代表着翻译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虽然我们对于本地化这个全新的领域仍在了解和学习当中,2008年初的译协常务理事会仍然接受了译协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成立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的提议。
实际上,自2007年开始,译协行管办和秘书处即开始组织和参与本地化领域的一系列活动:2007年,与本地化相关机构共同开展了面向社会的本地化人才培训; 2008年,在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期间组织了以“本地化——全球化企业的驱动器”为主题的四场高端论坛,之后,又以金融危机及其对语言服务行业的影响为主题组织了“2008中国本地化供应商产业高峰论坛”;代表国内本地化企业与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全球化与本地化协会(GALA)等国际相关组织协调,开展国际合作。以上这些活动扩大了本地化行业在社会及行业内的影响,为协会更为积极有效地拓展行业视野、开展行业管理、规范行业行为拓宽了渠道。
以上工作得到了本地化行业一批骨干企业的大力支持。事实上,成立一个本地化组织的原动力来自于这些企业自身。伴随着本地化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规范本地化服务市场、开展国内外行业推广、整合本地化领域资源、开展经验交流与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在筹备以上活动的同时,这些热心于行业发展的企业与个人也开始酝酿在中国译协的旗帜下成立一个面向本地化行业的组织,并对拟成立的委员会的名称、宗旨、任务、组织机构、秘书长人选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初步商定了委员会未来的工作原则和组织框架。
2009年1月16日,民政部正式同意成立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委员会的筹备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在中国译协行管办的协调下,在不同范围内先后召集了四次筹备会议,就委员会的运作机制、管理条例和成立事宜进行讨论,并推选了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候选人。刚才,刘习良会长已经代表中国译协正式宣布了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的领导机构组成。因此,从今天起,委员会的工作就步入正轨了。委员会的工作思路与设想将由大家公推的委员会秘书长、本地化行业的资深人士崔启亮向大家汇报。我在这里只想强调一下两个组织原则:
1、 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的基本运作方式是在中国译协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本着共搭平台、共享信息、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原则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委员会是本地化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的家,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精心呵护才能变得强大有力。
2、 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是一个开放的志愿者团队。协会的工作是公益性质的,委员会的工作也一样。中国译协和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诚挚地邀请全国与本地化服务相关的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和支持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的工作,为中国本地化服务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协会和委员会的大门始终向所有有志于行业发展的人士开放。
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并期待着与大家携手共建中国本地化事业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