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联系本站 English
首页
| 登录论坛|
| 新闻 | 观点 | 本地化 | 培训 | 测试 | 招聘 | 国际化 | 知识库 | 专题 | 会员区 | 本站月报 | 关于本站 | English |
用户: 密码: 验码: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知识库>>资料下载

2011年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
  发表日期:2012年2月2日  共浏览13664 次   出处:《中国翻译》2012年第1期    作者:王传英  【编辑录入:giltworld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1. 调研背景

2010年9月,由中国翻译协会和北京市外办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暨大型国际活动语言服务研讨会”在京举行。在此次会议上,有关方面首次提出“语言服务行业”的概念。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及天津滨海新区企业语言服务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培养职业化翻译人才的工作时效,拓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渠道,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与南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作为主办方,联合实施“2011年全国及天津滨海新区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调研”。在调研基础上,主办方将起草相应的研究报告,为打造符合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区域产业特征的语言服务人才训练体系出谋划策。

2. 调研内容与企业分类

调研主办方从2011年3月20日开始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全国120家企业发送调研问卷,截至2011年5月底,共获得65份有效答卷。

调研问卷共有16题,围绕企业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结构和能力要求这根主线,涵盖被调研企业基本情况、2011年语言服务人才需求特征、企业语言服务领域等内容。

被调研企业中既有翻译公司、本地化公司、出版社等典型的语言服务企业,其中不乏像莱博智、外研社、传神、海辉这样的知名企业,也有最终产品与语言服务没有直接关联的企业,例如,信息与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规模企业对语言服务需求的差异,调研主办方根据被调研企业专职从事语言服务的雇员人数,划分了三种规模的企业:①小型企业,语言服务人数在10人以内;②中型企业,语言服务人数在11-100人;③大型企业,语言服务人数在100人以上。本次调研涉及小型企业26家,中型企业25家,大型企业14家。

除了将被调研企业按语言服务规模进行分类外,主办方还依据其主营业务与语言服务的关联程度,将企业划分为语言服务类企业和非语言服务类企业。根据此分类方法,被调研企业中共有44家语言服务类企业和21家非语言服务类企业。

3. 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重点考察企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和以专职翻译为代表的职业能力要求,同时还就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的语言服务职业吸引力和服务外包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以上调研重点,下面从语言服务需求,语言服务能力要求,职业吸引力和语言服务外包等四个方面,分别对调研结果进行阐述。

3.1 语言服务需求

语言服务包括翻译及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咨询等诸多业务领域。本文从总体需求、岗位类别、服务领域、语言服务人才获取渠道等方面综合考察企业的人才需求特征。

(1)总体需求

调研显示,2011年38%的小型企业计划聘用语言服务人员,并且以专职翻译为主,人数在1-5人;88%的中型企业有语言服务人员招聘计划,也以专职翻译为主,其中拟聘人数在1-5人的占用人企业总数的59%;大型企业2011年全部聘用语言服务人员,86%的企业聘用人数在11人以上,但专职翻译仅是语言人才需求的一部分。

非语言服务类企业和语言服务类企业具有不同的用人需求。只有29%的非语言服务类企业2011年招聘语言服务人员,而且以招聘翻译为主,人数全部在5人以内。与此相反,91%的语言服务类企业都有招聘计划,50%的用人企业招聘专职翻译的数量在1-5人之间,招聘11人以上的占30%。像传神、外研社等语言服务类企业和华为等迅速国际化的非语言服务类企业,其语言服务人才需求的主体是翻译,而海辉、莱博智、文思创新等本地化公司除翻译人员外,还需要其他与本地化服务有关的专业人士。

至于企业对专职翻译的需求,调研显示,31%的小型企业聘用专职翻译,且人数多在5人以下;72%的中型企业雇佣专职翻译,用人数在11-50人之间;93%的大型企业聘用专职翻译,很多企业用人数超过100人。两家特大型企业(华为和外研社)各自专职翻译数量甚至超过300人。另一方面,只有17%的非语言服务类企业设有专职翻译岗位,雇佣人数均在5人以内,但80%的语言服务类企业聘用专职翻译,大多数企业的用人数在50人以上。由此可见,专职翻译数量与企业规模和语言服务需求密切相关。

(2)岗位类别

企业对各类语言服务人才都有相当需求。小型企业排名前四位的人才需求是翻译项目经理、市场经理、高级译审、专家级高级翻译,同时对技术写作人员和文档排版员也有一定需求;中型企业则为高级译审、翻译项目经理、高级翻译、市场经理,对多媒体工程师也有需求;大型企业首推翻译项目经理、高级译审、高级翻译(此三项并列),其后依次是文档排版员、技术写作人员和技术经理。

语言服务类企业中,需求排名最高的是高级译审,其次是翻译项目经理、高级翻译、市场经理,同时对多媒体工程师、文档排版员、技术经理、技术写作人员也有相当需求;非语言服务类企业除多媒体工程师的需求很低外,其他选项与语言服务类企业完全一致。由此可看出我国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的几个趋势:

①三型、两类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趋势完全一致,翻译项目经理、高级译审和专家级高级翻译已成为所有企业的急需人才;

②与本地化服务有关的文档排版员、技术写作人员、技术经理、多媒体工程师有望成为语言服务的重要力量;

③莱博智、传神、海辉、外研社、华为等大型企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远大于其他企业,大公司作为语言人才主要岗位提供者的市场地位难以动摇。除上述职位外,莱博智还希望招聘与多语项目质量管理有关的专业人士,这说明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语言服务分工多样化、精细化趋势日渐明显。另外,部分企业还提出,无论招聘何类语言服务岗位,都希望所聘人员从翻译职位做起。

(3)服务领域

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技术文档翻译、公司网站与联机帮助翻译、软件本地化、文档手册排版、技术文档写作等早已成为重要的业务领域,只不过企业间略有侧重而已,而大型企业提供语言服务的综合能力远高于中小企业。

具体到语言服务类企业,提供的各项业务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技术文档翻译、公司网站与联机帮助翻译、软件本地化、文档手册排版、技术文档写作。非语言服务类企业首选也是技术文档翻译,其后是公司网站与联机帮助翻译、文档手册排版、技术文档写作,最后才是软件本地化。另外,除技术文档写作外,非语言服务类企业开展其他业务的比例均明显低于语言服务类企业。

(4)语言服务人才获取渠道

高等院校是我国学历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各类语言服务人才、尤其是翻译人员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部分社会化专业培训机构开始提供各类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成为积极参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另一支中坚力量。企业除了从高校录用语言服务人才外,还可以接受专业培训机构培训的学员。

以专职翻译的市场接受度为例,大型企业聘用经专业培训机构培训的翻译人员的意向最强,中型企业次之,而小型企业最弱。具体地讲,86%的大型企业,如莱博智、传神、海辉、外研社等均明确表示愿意接受经专业培训机构培训的翻译人员;72%的中型企业也乐于接受;小型企业中愿意聘用此类翻译人员的企业只占总量的46%。

整体而言,语言服务类企业对聘用专业培训机构的翻译人员持乐观、积极态度,非语言服务类企业却表现出明显的怀疑或拒绝倾向。这说明后者在本企业语言服务整体实力不强、翻译团队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更倾向于独立培养企业适用人才。可以看出,专业培训机构提供的的包括翻译人员在内的初级语言服务人才是大中型企业和语言服务类企业聘用的主要对象。

3.2 语言服务能力要求

专职翻译是企业语言服务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此类语言服务人才的能力要求可以反映整个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1)职业素养

本次调研考察用人单位在招聘专职翻译时,对申请人学位和学历背景、翻译技术和工具、翻译技能/资格证书、持续学习能力、个人诚信等因素的关注度。结果显示,不同规模企业关注度最高的前三位因素是完全相同的,分别是翻译技术与工具的熟练度、持续学习能力和个人诚信,只不过排序略有不同。与此相反,企业对申请人是否已经获得学位、学历及翻译资格证书的关注度普遍较低。另外,企业特别强调翻译人员翻译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企业对翻译人员职业素养的关注在语言服务类企业中表现最为明显。如图1所示,企业对专职翻译所掌握的翻译技术和工具、学习能力都非常看重,同时对翻译人员的诚信也给予高度关注。另外,不同工作领域的语言服务企业也表达了对翻译人员素养的不同诉求,分别强调诸如与本地化服务有关的工作经验、语言基础及翻译技能、中英文表达能力、工作热情、沟通与协作能力、翻译经验、特定领域专业知识、项目协调与组织能力等。

图1. 语言服务类企业对翻译人员素养的关注度



(2)专业背景

企业对翻译人员的专业背景有不同的关注度,排序依次是多学科跨专业背景、英语专业、理工科背景、计算机专业。具体而言,中小型企业与此排序完全相同,大型企业则首先看好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其后是多学科跨专业背景和理工科背景,这可能与大型企业多从事产品本地化和多语种文字处理的工作内容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三型企业对英语以外的其他人文社科类背景认可度都很低。由此可以判断,中小企业在招聘专职翻译时侧重具有“一人多能”潜质的跨专业人员,而大企业则更青睐具有扎实的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基础的“厚积薄发”型人员。随着语言服务专业分工的迅速深化,纯文科背景翻译人员的职场竞争力不可避免地下降。

图2.表明,非语言服务类企业和语言服务类企业在招聘时都非常青睐具备多学科背景的跨专业人才,其次是英语和理工科专业背景,同时计算机背景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但是,两类企业对于人文社科背景翻译人员的需求都很低。

图2. 语言和非语言服务类企业对翻译人员专业背景关注度的对比



(3)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操作能力

调研显示,Trados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是各型企业要求专职翻译必须掌握的能力。对大、中型企业而言,排在Trados之后的是SDLX,然后是Passolo和Catalyst;而小型企业除Trados外,却首选雅信CAT。值得注意的是,海辉等公司在招聘新翻译人员时并不太注重员工操作翻译工具的能力,认为只要翻译功底好,工具可在以后工作中逐步掌握。外研社却认为掌握的工具越多越好;莱博智除Trados、Logoport、SDLX外,还希望员工能熟练使用Xliff Editor等专业软件。

通过比较语言服务类和非语言服务类企业对翻译工具的操作能力要求可以发现,企业最希望翻译人员掌握的翻译工具是Trados,这与Trados巨大的市场占有率相一致。调研进一步揭示,就翻译工具应用而言,企业虽然各有侧重但差距已经不大,这也说明近年来各类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普及率确实得到了大幅提升。

(4)能力持续拓展

就持续提高工作技能而言,在职培训是翻译人员改善其职业能力的有效渠道。关于培训的内容,调研结果显示,小型企业最侧重翻译技巧训练,其次是翻译规则与要求、职业素质与团队合作、翻译项目案例研究,对翻译工具的在职培训要求不高;中型企业最青睐翻译项目案例研究,其次是职业素质与团队合作,随后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与翻译技巧训练并重,对翻译规则训练的要求不高;大型企业依次是翻译技巧、翻译规则与要求、翻译项目案例研究、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职业素质与团队合作。

在职培训中语言服务类企业最看重翻译技巧训练,其次是翻译项目案例研究,然后是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翻译规则与要求、职业素质与团队和合作;非语言服务类企业首选也是翻译技巧训练,其次是翻译规则与要求,随后其他三项并重。综上所述,以翻译技巧为代表的实践技能训练已经成为企业在职训练的最主要内容。

3.3 语言服务职业吸引力

无庸讳言,语言服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服务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为此,本次调研重点考察了专职翻译的薪酬。结果发现,在70%以上的企业中专职翻译的薪酬处于中等和中等偏上水平;翻译人员在中、小企业能达到高薪的比例很低,只有4%,而在大型企业中可达到14%。

通过对比语言服务类和非语言服务类企业翻译人员的薪酬水平可以发现,在非语言服务类企业中大多数翻译人员的薪酬只能达到中等水平,无法达到高薪;在语言服务类企业中,大多数翻译人员的薪酬均可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小部分优秀翻译人员甚至还可以拿到高薪。但总的来讲,专职翻译在企业中的薪酬并不乐观,其职业吸引力有待提高。这一研究发现对整个语言服务行业都有启示意义。

实际上,企业在语言服务人员招聘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供给瓶颈”。三型企业在招聘语言服务人员过程中遇到了非常相似的困难,依次是:在语言与技术方面具备出色能力同时又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有限、高素质翻译人员培养周期较长、求职者对语言服务行业的认知度不高、国内缺乏语言服务人员招聘启事的有效发布渠道。大型企业对于“在语言与技术方面具备出色能力同时又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有限”的选项比例竟然高达100%,这也从侧面说明目前语言服务的职业吸引力尚待提高。

3.4 语言服务外包

业务外包是国际语言服务行业的通行方式,但不同企业的外包比例和内容不尽相同。图3.显示,三型企业中没有任何企业愿意将语言服务业务全部外包给其他企业或个人(选项一);多数企业将部分业务外包出去,但关键环节仍在本企业内部完成(选项二),大型企业此比例与中型企业比较接近,但明显高于小型企业;目前没有外包业务但有外包计划(选项三)的企业不多,主要是少量小型

企业;选择对语言服务质量要求较高、没有任何外包计划(选项四)的企业比例在20%至30%之间徘徊,以中、小企业为主。由此可见,小型企业的业务开放程度要低于大、中型企业,国内目前语言服务外包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3.  各型企业对语言服务外包的态度


对于语言服务外包问题,语言服务类企业和非语言服务类企业表现出高度一致,即两类企业中没有任何企业将语言服务业务全部外包;多数企业已将部分业务外包出去;部分企业因对语言服务质量要求较高而尚无外包计划;一小部分企业虽然目前还没有外包业务,但已有规划。

4. 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研读,可以判断出我国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的整体趋势。这些信息对于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与途径,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实际上,调研所揭示的数据和事实对于语言服务行业不同机构的运营也会带来深刻的启示,促使行业人士积极思考,规划适应未来人才发展需要的策略与行动。

(1)语言服务人才需求趋于多元化,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也需多元化。调研显示,我国语言服务人才结构呈现多元态势,本地化服务成为推动语言行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网站与联机帮助翻译、软件本地化、文档手册排版、技术文档写作等业务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从业人员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翻译项目经理、高级译审、特定领域的专家级翻译、市场经理炙手可热,同时市场对多媒体工程师、文档排版员、技术写作人员的需求也已显现。

毫无疑问,为语言服务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高校必须高度关注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积极调整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开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课程设置应紧跟市场发展的趋势,除了开设传统翻译课程,还要积极筹备本地化技术、翻译项目管理、技术写作等职业课程,聘用来自语言服务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从事实践性课程教学,并与高校教师合作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和毕业论文。另外,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要适当调整:翻译硕士教育不但要培养翻译人才,也要培养包括多语翻译项目经理和翻译技术专家在内的高级语言服务人才。

(2)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应走差异化道路。调研表明,尽管多数企业乐于聘用外部专业培训机构培养的语言服务人才,企业内部在职培训仍旧是员工提高职业能力的主要方式,培训内容也以实战性的翻译技能、工具操作和职业规则为主,这说明高校教育产品与企业需求之间还有较大距离。另外,企业对员工翻译工具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Trados已经是必备工具,其他专业工具的应用也日渐广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探索出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语言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西方管理学者指出,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归根结底来自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语言服务人才也不例外。以翻译硕士培养为例,我国现有158家办学单位,初步估算每年至少有3000名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为了避免人才技能上“趋同”,高校应该依据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结合自身的办学资源,培养适应专业领域工作要求的差异化人才。当然,差异化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化的原则,即在突出双语能力、强化信息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在特定领域的语言服务能力。此外,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品质修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探索语言服务企业与专业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多数语言服务类企业乐于聘用外部专业培训机构培养的语言服务人才。在当前无法从社会上获得满足企业需求的人力资源的情况下,语言服务类企业只好进行内部在职培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语言服务类企业与专业培训机构联合培养所需人才是值得探索的新模式。这可以充分发挥双方的项目资源和教学优势,以快速和有针对性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例如,培训机构可以进行“订单式”招生,与用人单位联合制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由培训机构自有师资和用人单位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业务骨干共同担当,突出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应用、实用翻译技能、翻译规则和翻译项目实战研讨,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

(4)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吸引高素质人士从事语言服务行业。传统的专职翻译在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非语言服务类企业中的需求并不大。大型语言服务类企业虽保持了相对旺盛的需求,但总量毕竟有限,而且专职翻译的薪酬在绝大对数企业中只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吸引力不高,这也是造成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有工作能力且愿意长期从事语言服务的人才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此趋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扭转,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将很难得到充分发展。

专业人才是语言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素,需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宣传语言服务在促进文化思想传播、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企业国际化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制定和落实促进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提高语言服务从业人员的待遇和职业荣誉感,以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加入。

(5)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创造“外部性”①。调研显示,信息和资源不对称是制约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其表现有:①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就人才能力要求的沟通不畅,其他专业硕士项目(MBA、MPA、金融工程等)通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实施;②求职者对语言服务行业了解不多,而企业招聘语言服务人才广告的送达率低,造成供求双方信息脱节;③中小企业投资能力有限,很难购买昂贵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和翻译项目管理系统;④不少企业虽然有将部分语言服务内容外包的计划,但很难找到合格的服务供应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应努力创造可以使企业普遍受益的“外部性”。近年一些城市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多语公共服务平台就是一个好的尝试。该平台具有公益性质,通常设有语言服务协同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应用、语言服务电子交易、行业与企业信息发布、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等功能模块,可较好解决企业和语言服务机构内部资源不足、交易信息不对称等实际问题。

人类社会的文明历程表明,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曲折、渐进的过程。我国语言服务行业事关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象,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以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和高校为代表的公共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输送更多合格人才,创建使企业普遍受益的“外部性”,以此保证语言服务行业的健康成长。 

注释

①“外部性”来自英文externalities,特指以政府和行业主管为代表的公共部门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企业可以无成本或低成本方式从中普遍受益。 

作者简介

王传英(1969- ),男,山东省黄县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MTI教育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世界经济。


上一篇:Word 本地化工程
下一篇:《全球化与本地化》杂志第4期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2007年全球翻译公司25 [39858]
 · 缺陷管理工具Bugzill [34632]
 · “本地化世界网”介绍 [32673]
 · XLSX,TBX,SDLT [3180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于本站 | 网站历程 | 使用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本站 |
本地化世界网版权所有,版权所有2003-2008
京ICP备05035404号
网站统计:    论坛统计:
页面执行时间:78.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