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联系本站 English
首页
| 登录论坛|
| 新闻 | 观点 | 本地化 | 培训 | 测试 | 招聘 | 国际化 | 知识库 | 专题 | 会员区 | 本站月报 | 关于本站 | English |
用户: 密码: 验码: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观点>>本地化

中国软件企业天生难以国际化
  发表日期:2008年6月21日  共浏览8177 次   出处:新浪科技     【编辑录入:giltworld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 23:20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6月19日消息,金蝶软件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曾良18日在做客新浪科技大连软交会直播间时表示,由于内需很大,产品在设计初期往往只考虑了国内用户,所以中国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天生要比其他国家难。

  曾良以金蝶的发展过程举例说,金蝶的K3产品在中国被大量的客户广泛认可,但在99年设计这个产品时,根本没想到以后会有国际化的需求,比如会计周期的问题,中国都是12个月,但周边一些国家不是这样,有的可以在12至15个月之间自由选择,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新加坡企业,它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在考虑如何能够卖到其他亚洲国家去,它的内需市场是在太小。

新浪科技:曾总,您负责金蝶的国际方面,应该对金蝶的国际化比较了解,能不能给我们讲讲相关的情况。

  曾良:国际化定义为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我们国际化的桥头堡就是香港市场,不仅仅因为金蝶在香港上市,金蝶希望在香港的软件市场上成为一个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公司,经过4年的努力,金蝶在香港是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了。像我们董事局主席,今年当选香港资本财经杂志评选的去年年度的十大杰出企业家,目前来讲金蝶软件在香港是管理软件业有一定名气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都在香港很多本土软件之上,和其他西方软件之上。除了香港以外的地区还有金蝶新加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拥有20多家客户,通过分销的模式我们进入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市场,特别是马来西亚我们还跟当地有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叫做金蝶东南亚软件公司,这个公司承载一个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在马来西亚的槟城,成立一个软件本地化的海外研究中心。一方面产品要成为国际化的产品,一方面要满足当地的需求,所以金蝶东南亚建立的海外研究中心,将要承载我们为东南亚客户量身打造应用需求的本地化任务。这是我们国际化目前的发展现状。

  上周,我的团队刚刚从越南胡志明市做了一个展会回来,我们在考虑怎样进入越南和印度市场,甚至在考虑澳大利亚市场。

  新浪科技:世界制造工厂在中国比较集中,现在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有些转移到周边的国家,越南我们也看到不少的报道,这个是不是也给我们的业务带来机会?

  曾良:完全正确,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基本上采用两条迁移路线,一个是中国内地,另一条就是东南亚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等,实际上就是为ERP在制造业的应用。我们还看到另外一个趋势,我要提到的就是目前有相当多的中国企业也在走向国际,无论是TCL、华为、海尔,我们在东南亚地区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存在。

  新浪科技:金蝶软件国际化的障碍是什么?

  曾良:其实也是很高兴你问到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有机会也经常与国内外的同行,甚至曾经跟香港的学术界探讨过。最大的障碍还是人才和思想意识的障碍,为什么这么讲。我曾经做过一个论断就是给香港的城市大学研究生上学院交流的时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天生比其他国家要难,中国的内需市场实在太大了,就是在成立企业的时候不会考虑怎么把产品卖到其他国家。但是如果在新加坡成立企业第一天就要想怎样把产品卖到其他国家,因为新加坡相对较小。在中国一开始成立企业的时候不会这么想,包括我们自己的产品,像金蝶K3在中国来讲被大量客户广泛认可的产品,我们在99年前后开始设计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不会太想到国际化的需求,比如说会计周期,中国是12个月的会计周期,但是周边国家就不是这样,我们一开始考虑不到,有一些西方软件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当时考虑不到不是技术上的问题,关键是我们思想意识上的问题,我们当时设计K3的时候根本想不到有一天这个产品会走向国际。因为思想意识的状态,决定了我们软件设计国际化不够。所以反过来,我们通过国际化过程,发现了原来产品的不足,有时甚至从低层架构上做改进。

  人才的障碍还是语言的问题,到了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我很羡慕当地的人,如果经过高等教育,他们一般都会说流利的英文和中国方言。在欧洲随便假一个人会讲英语、德语、法语等等,能够掌握一门流利外语的人才就业前景已经非常好了。国外的基础人才素质在我们这儿是比较缺乏的。战略香港市场,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地区,我们可以雇佣香港本土的人才培养他们熟悉金蝶的产品,利用这些人才走国际化的道路。归根到底回答你的问题,人才和思想意识的问题,可能是目前我们碰到最大的挑战,不仅仅是金蝶,可能是众多中国企业国际化碰到的最大的挑战,归根到底一切都是人的问题。

  新浪科技:我们在马来西亚、越南等地,遇到人才问题怎样解决?是聘用当地人员吗?

  曾良:这里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完全从母公司派过去人员,显然他们不会了解当地的市场,同时语言有障碍。第二种完全雇佣当地的人员,他们对当地市场没有问题,很大的问题是他们是否能够完全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我们以前碰过这样的钉子。我们以前是以香港本地任务为主体的,会产生偏差,现在我们讲究是混合搭配的模式,在一些地方要有母公司的人才,也要有当地的人才,当地的人才也会派回来到金蝶总部工作,完全熟悉企业文化再返回当地。


上一篇:2007年全球翻译公司25强排行榜
下一篇:即将迎来翻译记忆的多重选择[[英]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2007年全球翻译公司25 [39859]
 · 缺陷管理工具Bugzill [34632]
 · “本地化世界网”介绍 [32673]
 · XLSX,TBX,SDLT [3180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于本站 | 网站历程 | 使用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本站 |
本地化世界网版权所有,版权所有2003-2008
京ICP备05035404号
网站统计:    论坛统计:
页面执行时间:125.000毫秒